
南亚上空近来波诡云谲,印巴在克什米尔的空中摩擦本不新鲜。印度空军坐拥“阵风”、苏-30MKI等一众先进战机,数量亦占上风,本以为能占得先机。谁知几次交手,结局却颇耐人寻味,尤其是巴基斯坦空军手中的中国产歼-10C,表现着实亮眼。
据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透露,发生在2025年4月29日至30日夜间。当时,印度空军4架“阵风”战斗机似乎就栽了跟头,而且过程颇为蹊跷。巴方媒体随后披露,巴基斯坦空军不仅部署了歼-10C战斗机,更关键的是动用了先进的电子战系统。
事件经过大致如下:这4架印度“阵风”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活动,尚未抵近实际控制线,便遭遇巴方强烈的电子干扰。“阵风”的雷达与通信系统,在短短数分钟内即遭全面压制。
飞行员既无法锁定目标,也断绝了与友机及地面指挥中心的联络,战机瞬间失能,完全陷入被动。据称,这批“阵风”最终未返回原定基地,而是仓促降落在斯利那加空军基地。巴基斯坦方面暗示,倘若当时选择开火,这几架“阵风”无异于活靶。
对此,印度方面自然是三缄其口,不愿证实巴方说法。不过,一些迹象似乎佐证了事件的真实性。例如,事后指挥此次行动的印度空军指挥官迅速“被退休”,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其间发生了令印度空军颜面扫地之事。
欧洲媒体《保加利亚军事》网站在报道时,标题更是直指“巴基斯坦歼-10C以电子干扰震惊印度阵风”。
其实,这并非印度空军首次在电子战领域吃亏。早在2019年印军一架米格-21被击落,事后分析便指出,该机当时亦遭遇巴方战机的电子干扰,导致雷达失灵,最终含恨沙场。看来,巴基斯坦在电子战能力建设上,确实投入不小,也收获了成效。
倘若“阵风”战斗机果真在电子战中败下阵来,对法国达索公司而言,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。 “阵风”所配备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,向来是法国人引以为傲的尖端技术。 该系统集成主/被动传感器、干扰机与诱饵发射器,号称全球战斗机载电子战套件中的翘楚。
如果巴基斯坦的歼-10C,或者更准确地说,巴基斯坦构建的电子战体系,确实能够有效压制SPECTRA,那么问题便相当严重了。这不仅意味着“阵风”可能遭遇了首次“实战”层面的电子战失利,更揭示了其引以为傲的电子对抗能力,在面对特定对手时,或许并非如宣传般无懈可击。
这对“阵风”的国际市场形象及未来销售,必然蒙上一层阴影。法国方面恐怕正寝食难安,急于查明SPECTRA系统究竟在哪个环节出了纰漏。
与法国方面的潜在忧虑形成鲜明对比,中国产歼-10C战斗机通过此次实战,特别是在电子战维度的出色表现,赢得了广泛关注。
歼-10C作为一款先进的四代半战斗机,其本身性能便不容小觑。它采用独特的鸭式气动布局,机动性能优异。搭载的涡扇-10B发动机使其最大飞行马赫数可达1.8,作战半径约2000公里。
更关键的是,歼-10C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(AESA)等尖端航电设备,其挂载的霹雳-15E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。这些硬件配置,已使其具备与“阵风”一较高下的实力。
然而,此次对抗的关键,更在于歼-10C并非孤军奋战。巴基斯坦空军极有可能将其与同样从中国引进的空警-500预警机以及其他电子战支援平台进行了高效整合。
空警-500提供了强大的战场态势感知与指挥引导能力,而歼-10C自身的电子战系统在此次对抗中展现的压制效能,更是锦上添花。这种体系对抗的胜利,其说服力远超单一武器平台的优越性。
以往,西方媒体在评述中国武器装备时,常以“缺乏实战经验”为由加以贬抑。如今,歼-10C在南亚上空的表现,尤其是在高技术门槛的电子对抗领域取得的成果,无疑是以实实在在的战绩,对那些质疑声音做出了有力回应。
这场发生在南亚的空中较量,其影响绝不止于印、巴、法三国。它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在全球军火市场上也激起了层层涟漪。
对法国而言,如前所述,“阵风”的“金字招牌”面临严峻挑战。其市场信誉和竞争力,或将因此受到实质性影响。
而对美国来说,这恐怕也并非乐见之事。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军火出口国,一直试图凭借F-35等第五代战斗机主导全球军用航空市场。F-35的一大核心卖点,除了隐身性能,便是其高度集成的先进航电与电子战系统。
如今,巴基斯坦运用中国制造的装备,在被视为技术壁垒极高的电子战领域,取得了对西方先进战机的上风,这无疑向其他潜在军购国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:中国制造的军事系统不仅具备竞争力,而且在某些尖端领域,可能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。
这一局面,势必影响一些国家在采购武器时的决策天平。既然歼-10C这样的四代半战机能有如此表现,那么中国正在研发并推向市场的更先进战斗机,如歼-35,其性能自然更引人遐想。这无疑将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军火市场上的传统优势地位构成挑战。
对于中国自身,歼-10C的优异表现,无疑为“中国军工”品牌树立了良好形象。它雄辩地证明,中国不仅能够制造先进的武器平台,更能围绕这些平台构建起行之有效的作战体系。
这对于其他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,如预警机、防空系统、军舰乃至未来的歼-35战斗机等,都是一个积极的推动信号,有助于打破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国际高端军火市场的垄断格局。
克什米尔上空的这场“无声交锋”,再一次印证了现代战争中信息主导权的关键性。谁能掌握电磁频谱这一无形战场的主动,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掌控战局。
这场较量也再次表明,现代战争是体系的对抗,是综合国力的较量。几件利器或可换取一时优势,但真正左右战局的,终究是完备的作战体系、先进的作战理念以及强大的国防工业基础。南亚上空的硝烟虽暂平息,其引发的涟漪,却远未消散。